2021年,产品品质没有差异化也能提升附加价值

“品牌竞争力的核心是产品力。”

“产品力的核心是差异化。”

“只有差异化的产品才能形成差异化的价值,实现附加价值提升。”

长期以来,这些已经成为市场营销界的普遍共识。不能说不对,但现实是,真正有“特点”的产品属于少数,大部分的农产品都与竞争对手没有太大差别。

  • 都是生态。好山好水好工艺。

  • 都是好产区。江河湖海外加一片好耕地。

  • 都是好文化。前摸不着影儿的事情都要放在产品上,美其名曰有文化。

结果是什么?一个生态,有的叫原汁原味,有的叫无添加,还有的原生、自然,企业自以为差异化了,其实陷入了新的同质化。


那么如何改变这种现状?

在蓝狮看来,如果产品确实有特点,基于特点生发差异化的价值,确实为农产品提升附加价值的首选;如果没有,农企不一定非要卖产品,2021年,农产品提升附加价值也可以卖关系、卖服务、卖模式


卖关系——不同关系,用户愿意付出的成本大不同



同样的卖米,为了每斤多卖几毛钱,一切企业通常的做法是拼命挖掘产地、品种、工艺的不同;台湾企业不一样,其给米的命名是“喜米”,是婚礼伴手礼,是花田喜事的祝福,是大地升腾的欢喜。因为用户买米的用途变了,同样是生态,价值提升也就更自然;而不是“大喊大叫地吹牛”!

更关键的是,如喜米这样的差异化,并不需要产品有多强的差异化,更需要一份心。


卖服务——人品与微笑同样是产品力的一部分



其他行业的,如海底捞,卖的就不是产品,而是服务员的微笑,提升了产品价值。

农业行业的,如江南有卖茶油的组织,提升附加价值的手段就不是茶油的差异化,而是成立会员组织,定期开会,读书、吃饭、耕地,让会员见证茶油过程,因信任而实现产品价值的溢出。


卖模式——定制众筹让产品减弱,土地升值。



西藏有牦牛奶,绕开塑造产品价值的雷区,专门众筹“牛”,定期给用户邮寄奶,生发价值。

蔬菜、水果等生鲜提升价值,不一定非要说产品本身,完全可以像皇家一亩田一样,让用户认种一分菜地、一棵树,形成新模式,提升了价值不说,还拉长了生意链,何乐而不为呢?


当然,对于上了规模的企业,还可以通过加盟、技术服务盈利,但兜兜转转,一个不变的真理是,在消费多元化的今天,满足消费升级,不一定非要着眼于产品,在本没有差异化的产品上非要弄出点不同来,看见消费者的心灵与情感,系统满足其中一点,品牌价值同样能提升起来!



(文中部分图片来自网络,如涉版权,请联系删除)

咨询热线:010-58403322
传真:010-85868411
E-mail:lanshi9999@126.com
P.C100123